用户名: 密 码: 有效期: 新用户注册 取回密码
小说搜索 凡人修仙传 生生不灭 锦衣夜行 斗破苍穹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排行榜单|繁體中文

龙腾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 / 不肯回国的留学生(23)(他们看我天才就强制不让我...)

文字设置

不肯回国的留学生(23)(他们看我天才就强制不让我...)

小说名: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 | 作者:糖中猫 | 类别:都市小说

龙腾小说网欢迎您在线阅读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 不肯回国的留学生(23)(他们看我天才就强制不让我...)。记的常来哟!!!更多免费小说尽在http://www.tbemv.com

    纪长泽一直在关注纪长荷的大学生活,对于一个二十多岁,之前都是在熟悉老家生活的姑娘来说,猛然来到陌生的首都,大概还是会有一些胆怯的。

    毕竟这个姐姐在纪长泽的印象里,一直都是腼腆而羞涩的,在家里总是默默做事,默默的看书,在原主的从小天才下,她一向是被压制的毫无存在感的那个。

    比起个人性格,纪长泽更相信这是因为环境问题。

    在那个小小山村里,女孩子总是比起男孩子来说更容易不受到重视,哪怕纪家比起其他人家已经好了很多,但全家人更疼爱的,还是那个一直散发着光彩的男丁。

    村里同龄的女孩都没有在念书了,纪长荷是唯一一个“异类”,弟弟虽然是个天才,但从来不愿意跟她多说话,她没有享受到弟弟带来的任何好处,却在对方成为了叛国者后被同学排斥。

    她沉默,没有存在感,就算是努力,也都是默默无闻的在努力。

    纪长泽原本计划是将姐姐接来首都,他一对一补课。

    没想到不等他说,她就已经在努力了。

    那天听着她带着点雀跃和忐忑的声音,纪长泽咽下了还未开口的话,转而鼓励她好好备考,之后就寄了一箱子的书过去,并且叮嘱家人尽量给她一个更好的读书环境。

    入学之后,纪长泽陆陆续续收到了关于纪长荷的很多信息。

    学习很认真,放学了也会去图书馆看书,很忙碌,主动帮老师的忙,在有工资和没工资之间,参加了无工资老师助手的招考,考进去了,每天除了上课都泡在研究室。

    新大学有很多名誉教授。

    他们会在繁忙的工作中腾出空来,来到新大学上一堂公开课,或者带带学生。

    新大学鼓励大家积极动手实验,只要提出的设想被审核批准,就能得到一笔实验基金。

    纪长荷认认真真准备了一个半月,紧张提交上去后,一得到了审核成功的消息,就迫不及待的在弟弟下班的时间点打电话过去,有些小羞涩的分享着这件喜事。

    纪长泽认真的听着,时不时给予一些自己的意见。

    纪长荷的声音渐渐没了那点怯意,在对方的鼓励下多了一些自信。

    “老师说我的设想很好,支持我好好完成,我的同学方琦,也是我的舍友,她也很支持我,她真的很聪明,有了她加入,我们每天都能有很多进展。”

    “班导也知道了我通过了实验基金审核,还表扬我,让我好好做,如果有不懂得问题可以去问她,我们已经完成了一步,就是……”

    这通电话打了很长很长时间。

    纪长荷跟弟弟说她的设想,说她的完成度,说她的舍友,她的同学,她每天醒来都会去找个安静的地方看书,图书馆总是人满为患于是学校那座长长的走廊就成为了很多学生看书的好地方。

    新大学对学生敞开的知识大门和对未来的门让从贫穷中走出来的学生们忍不住的去珍惜。

    他们努力的去渴求着摆到面前的知识,因此那条长长的走廊上也总是坐满了人。

    走廊里灯光很亮,外面的树木漂亮又好看,看书累了望望绿色就是很好的放松方式了,唯一的缺点就是蚊子多。

    一开始那边什么驱蚊设备都没有,等到老师们发现学生喜欢在那看书后,就一天24小时的点满了蚊香。

    白校长后来干脆订购了一批石桌,放在走廊两侧,让这些把腿当成桌子用的年轻学生们能有个地方写字。

    据说为了这批石桌,他老人家还跟财务处掰扯了好几天,财务处那边认为想要桌子就直接搬教室的木头桌子就行了,何必非要更贵一点的石桌,白校长却在这方面有他独特的坚持,认为石桌比木桌更适合长走廊。

    掰扯了几天,还是白校长获得了胜利,古朴漂亮的石桌被搬到走廊处后,整条走廊都比之前多了一份闲情逸致。

    连坐在那学习,好像都溢满了幸福。

    纪长荷最喜欢的就是走廊垂下来的绿植纸条,当她靠在那,仿佛回到了小时候。

    她问弟弟:“你还记不记得,我们小时候,爸爸在房子后面的林子里用渔网给你做了个吊床,吊床特别大,我们总是躺在上面玩,我有时候会带着书躺在里面看。”

    头:“快先把这两个蛋吃了,要不然一会你弟又来跟你要。”

    家里的好东西往往都是长泽的,只除了纪长荷的长寿面。

    无论弟弟怎么闹,家里人也不会同意把她的长寿面分给他:

    “你过生日的时候,姐姐也没要吃你的长寿面啊,长寿面是要自己一个人吃完才好使的,你吃自己的面,一样好吃的。”

    最多实在是被闹的厉害了,肉疼的再煮个鸡蛋给弟弟。

    十几岁的纪长荷站在厨房,在奶奶的注视下吃完了那两个鸡蛋。

    吃完了,纪奶奶笑呵呵问她:“好吃吗?”

    她点头:“好吃。”

    “肯定好吃了,这可是两个鸡蛋,我加了很多油煎出来的。”

    奶奶粗糙的大手摸了摸她的头:“你好好上学,现在咱们家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等明年,奶给你下三个蛋。”

    原来,记忆里总是将弟弟当做心肝宝贝的奶奶,也说过这样的话吗?

    好像曾经一些被忽视的细节,此刻都随着回忆出了曾经一点点的冒了出来。

    “长荷又考了一百分,真不错,给奶长脸了,走,把这个奖状挂到墙上。”

    “长荷,太晚了,别看书了,伤眼睛,肚子饿了吧?妈刚给你摘了个西红柿。”

    “你们学校还有晚自习?晚上女孩子回家不安全,以后爸去接你。”

    纪长荷一直走到了宿舍。

    正坐在桌前认真看书的方琦诧异的问她:“长荷,你怎么哭了?怎么了?”

    听到她的话,纪长荷有些茫然的抬手擦去泪水。

    她居然哭了吗?

    她自己都不知道。

    方琦以为她被人欺负了,担忧的一直在问。

    “没有。”

    纪长荷一边擦眼泪,一边笑:“我就是,突然发现自己好像……还挺幸福的。”

    纪长泽经常会跟家里通电话。

    偶尔家里人也会说起纪长荷。

    大多都是觉得她变化很大,有点新奇,也有点高兴。

    “首都就是首都啊,你姐过去之后,性格都开朗了,这孩子现在也不像是以前那样不爱说话了,上次打电话回来,还提醒我们要冷了,奶奶怕冷,记得先趁着现在把被子好好晒晒。”

    倒不是纪长荷以前不关心家里。

    但她从来羞耻于嘴上说出来,总是默默的做。

    有时候还会悄悄的做。

    眼看着纪长荷越来越自信开朗,纪家人也为她高兴。

    “她还拿了奖学金呢,就是竞争太大了,你也劝劝你姐,让她别给自己那么大压力,成绩好就行了,也不用非要跟人家竞争第一第二的。”

    “放心吧,我姐有分寸,而且我们偶尔也会见个面吃顿饭。”

    在学校里是没见过的。

    纪长荷不让纪长泽去学校看她。

    一来纪长泽忙,二来他可是知名人物,到了学校肯定会引起注意。

    一般都是她休假了去看望一下纪长泽。

    给他带点吃的,帮他收拾收拾宿舍之类的。

    虽然纪长泽身边有警卫员,但显然在纪长荷眼里,弟弟还是那个需要人照顾的孩子。

    两姐弟现在的话题随着纪长荷在新大学的时间越来越长,渐渐从家长里短转变为了专业学术。

    纪长泽也许在生活上照顾不好自己,但在学术上,绝对是强过新大学的老师们。

    纪长荷无论问他什么问题,都能在弟弟这里得到答案。

    她并不是个天才,只是个普通的聪明学生。

    但她好就好在愿意吃苦,无时无刻不在学习,还不在乎面子,遇到了难题会去问其他人。

    纪长荷的进步无疑是飞速的。

    新大学的里许多学生也是如此。

    他们学到的很多知识都是最先进的,甚至可能前脚国家突破了什么技术,后脚新大学的课程上就会加入一项新课程。

    实验室里总是要等着排队。

    研究室的导师们抢手无比。

    学校鼓励学生们自发研发各类技术,并且会给予资金支持,唯一的要求就是在该技术一旦学校认为可以使用,就能应用在校园中。

    当然,学生如果真的做出了成果,奖励也少不了,以及还有国家给予的支持和资金奖励。

    这些学生自然是比不上纪长泽天才的。

    但他们人多,点子多,身后又有国家撑着,只是三年而已,校园内,甚至华国,都有了许多变化。

    尤其是校园,因为很多技术需要时间去检验,学校便成了检验的最佳场地,不光能验证效果,还能得到学校中藏龙卧虎的学生们给予的建议。

    学校有个秘密论坛。

    说是秘密,其实全校师生都能进去。

    这个论坛是纪长泽做的。

    很简单,也很朴实。

    每个新生配备的电脑上都有这个论坛的图标,点进去后,里面有各种分类。

    【建议区】

    里面分为两个小区,一个是【想要建议区】一个是【提出建议区】。

    【讨论区】

    同样也有两个小区,一个是【正经讨论区】一个是【闲聊讨论区】。

    【自建区】

    这个就不只是两个分类了,所有学生都可以在自建区创建一个小区,随意起名,有意者自进。

    加入人数越多越靠前。

    论坛最右边,还有一个排行榜。

    这就是纪长泽的恶趣味了。

    排行榜没有名字,直接就叫排行榜,刚开始是空白的,直到新生入学一个月后,排行榜才突然冒出来一个学生的名字。

    【学信力第一:3516王浩】

    这可是全校论坛,王浩的名字一出来,其他学生怎么能不关注对方。

    他到底做了什么?怎么就上了排行榜了??

    还有,学信力什么鬼??

    结果问王浩,王浩本人也很懵逼。

    问老师,老师也表示不知道:“排行榜排名是自动计算的,可能王浩同学做了什么吧。”

    王浩懵了一会:“我向学校论坛提交了一份设想通过了,老师不是说设想通过会给予资金支持吗?是不是因为这个?”

    立刻有正在准备设想报告的学生加班加点赶了出来投了进去。

    被通过后,他的名字果然也站到了排行榜上。

    这下全学校的学生都轰动了。

    到底是年轻人,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中二心的,能考入新大学,他们也肯定是有实力的,现在有了个竞争用的排行榜,也都激起了好胜心。

    那段时间是设想被提交最多的时候,排行榜上的名字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王浩的名字被一名新同学的名字,电话一接通,这位张口就是一句:“爸,妈,你们可以不用那么辛苦了,我,我能养你们……呜……”

    说完这两句,他就哭的停不下来了,把他爹妈吓得不轻,还以为自己儿子在学校受到了欺负,后来还是他的朋友看不过眼,挤进去说他是高兴的。

    听说自己儿子在学校因为研发了机器人被国家购买了技术时,他父母还只是高兴惊喜,等到听到那笔钱的数额,就是有点吓蒙了。

    第一反应就是,真的假的?不会是遇到骗子了吧?

    怎么就能分到那么多钱呢??

    两位长辈实在是心里不安生,千里迢迢赶来了首都,白校长亲自接待,肯定了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并且真的看到了钱,他们才充满虚幻感的相信。

    这居然是真的。

    国家,居然真的给了他们家孩子钱。

    这件事一度成为了学校论坛的热门话题。

    许多学生为此更是跟打了鸡血一样,每天恨不得自己是个长着八只手的海绵,一边吸收着各种新知识,一边努力去开拓属于自己的路。

    别看纪长泽每天好像很忙一样,他自己也是有新大学论坛编号的,倒是也不说话,就是每天蹲在里面围观校园日常。

    他是01。

    白校长是02,方鹤老师是03。

    当初测试论坛功能时,就是他们仨测的。

    纪长荷在论坛属于常常被提起的狠人。

    一位热门贴主楼是这么形容她的。

    【这位学姐,人狠话不多,平时很低调,但每次出现都是在炸大雷,上次那个空中坠.落保护装置,还有学校现在新出的太阳能路灯,全是出自她的手笔。

    其他的我就不说了,你们直接去“百大成果”里看,她所有的成果排名全都在前三十,还有她的舍友方琦学姐,这俩人凑在一起,简直了。】

    新大学里的年轻人们可能是华国最能接受新事物的人了。

    毕竟学校里的各种发明层出不穷,夸张点说,可能今天大家还在扇扇子,明天就变成了电扇,后面就成了空调。

    尤其是在全员进步的氛围中,想要咸鱼都显得格格不入。

    新大学开学第四年,第一批学生毕业。

    之后,新的学生入校。

    这四年里,新大学时常出现在报纸新闻上,每每出现一个新鲜事物,总有五成的可能性是新大学学生研发。

    外面还有个说法,说如果华国是在悄无声息春雨润无声的变化,那么新大学就是一天一变。

    小刘村里,当初那个试图纠正纪奶奶飞机不是用摇杆的高中生张远也在努力下考入到了新大学。

    他第一次来首都,父母实在是不放心,就去拜托纪长荷帮着照顾一下。

    倒是也想拜托纪长泽,但大家都知道纪长泽忙,再者,他出了名的不会照顾自己,说不定还不如张远呢。

    都是一个村的,说起来还有点亲戚关系,又是举手之劳,纪长荷自然答应了下来。

    作为同村远房亲戚,也是作为学姐,她腾出一天时间来,来到母校帮助张远适应学校。

    比起四年前学生们大多大包小包背着被褥,如今的华国经济肉眼可见的变好,普通家庭也不再吝啬于那一床被子的钱,许多学生都只是简单带着行李箱。

    张远也是如此,只带着个行李箱,里面装着一些衣物。

    至于他常用的那些书,全都寄了快递。

    快递的兴起随着网络购物软件快速发展起来,有速度快收费贵的快速,也有收费少寄的慢的快递。

    张远的书不是着急用,所以就找了个速度慢的。

    跟纪长荷碰头之后,他还好奇的问:“长荷姐,听说全国最大的购物软件就是新大学的一个学生做的,你认识吗?”

    “认识,是我同级的同学。”

    纪长荷要帮张远拿行李,被他躲过去,她也就不客气了,简单说道:“他当初有了这个构思的时候还在学校论坛里发过帖子,当初第一批店铺就是学校里的同学们。”

    新大学的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动手能力巨强。

    很多东西他们做出来后觉得没有用,或者是打算做个更好的,就放到店铺上面去写个自己觉得合适的价格卖掉。

    至今许多学生的店铺也有许多人收藏,主要也不是想买,就是想凑个热闹。

    毕竟学生们想法天马行空,他们放弃的这些小物件,比起有用,用奇奇怪怪来形容更加贴切。

    纪长荷记得她当初也凑了个热闹,做了个水力自动扇风机器放了上去,还卖了个不错的价格,高兴的她请弟弟吃了一顿好的。

    张远得到了答案,点头继续看学校的环境。

    新大学正大门进去再走一点路,就能看到左右两边的轨道,轨道四周,还竖起了防护栏。

    只有前面一点位置没有防护栏,大概也就半米的长度。

    一辆横着坐只能坐四个人的车开了过来,虽然横着比较窄,但竖着看,它十分的长长长长长。

    车停下后,车门位置刚好停在没有防护栏的那。

    滴滴――

    一个学生从司机位探头出来,对着前面站着的新生们喊:“要去宿舍楼一二三四五栋的学弟学妹们可以上车啊,一路送你们到宿舍楼门口。”

    新生和来送新生的家长们看的目瞪口呆。

    “这,这是火车吗?”

    “学校里居然还有火车?”

    张远也看的满脸懵逼,纪长荷倒是不意外,这车在她毕业前还在做,看来那帮学弟学妹的速度不错,居然赶上了开学。

    她看过论坛里关于这辆校园车的设想,直接带着张远过去。

    学生司机看到她,也不耍酷了,赶紧规矩下来:“纪学姐,你怎么来学校了?”

    “有个弟弟今天入学,我来带他看看。”

    纪长荷示意张远上车,自己也坐了上去。

    学生司机坐的板直:“学姐,你看这辆车完成的怎么样?有没有哪里要提意见的?”

    这是他们辛苦了这么久才完成的成果,纪长荷不是很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挑建议,只笑笑说:“晚上你们有空的话我们去食堂说。”

    “有,有,肯定有空,那晚上食堂见。”

    学生司机美滋滋的。

    纪长荷不算是学姐学长中最天才的,但绝对是最不偏科的,什么问题问她都能得到解答,他们的车现在只是能确保畅通无阻,但有关速度方面想要再提升的话还要进修。

    没想到运气这么好,毕业了的纪学姐居然愿意提建议。

    “坐满啦,等下一趟吧,下一趟二十分钟后。”

    时间准点,也是校园车正在测试的重点。

    张远看出来对方对长荷姐很尊重,就乖乖坐在窗边透过栏杆看向外面,车不快不慢的开在校园轨道上。

    一路过去,他看到了操场插着个【实验田】的一角里长着两米高的植物,学校高楼处正有个假人被几个人推着,顺着一个像是管道一样的东西滑下,底下还有几个学生一等到假人落下立刻上前检查。

    几个像是玩具一样的飞机飞过,落到站在一片空地上学生头顶,里面传来声音:“画质清晰,现在开始测试时间同步。”

    再往前一点,学校里甚至还有个湖。

    湖边有几个学生冲着湖中心大声喊:“老师!!你拉得动吗!!我们的船可沉了!!你还是让我们下来帮忙吧!!!”

    湖中心那边回了一句:“你们几个小兔崽子给我站着!!谁让你们放假停船不知道抛锚的!!就这还想做军舰!!”

    “我们抛了!绝对是放假的时候风太大了,老师你放心,我们肯定改进一下,以后就是刮台风都吹不跑船!!”

    看得出来,放了一次假,许多学生一回来就迫不及待的捡起自己还未完成的实验,路上还遇见个开着“敞篷车”的,对着路边的学生们热情推荐:“来试试我的车啊,这种车爬坡下田都没问题,再艰难的环境都能开。

    来嘛来嘛,要是完成了,对救援灾区可很有用的,同学来,上来试试,我这里有糖,送你一颗啊。”

    张远看的羡慕不已,但也有点疑惑:“长荷姐,救援灾区的话应该需要安全吧,他怎么把车做成了敞篷的样子啊?”

    纪长荷往外看了一眼,认出来这是个毕业了还赖在学校想蹭实验场地的同学,笑了一声:“他不是想做成敞篷车,是做完底部就把申请下来的实验基金花完了,只能这么敞着了。”

    张远:“……”

    这个理由还真是……强大而合理。